本文由京師澳真編輯整理,標題為“國際兒童教育界建議父母:6歲前為孩子立下3規則”,關鍵字為“育兒知識”供您參考。關于早教和加盟知識文章眾多,都為投資早教人士做參考,如果想要瀏覽更多相關文章,可以關注獲取最新內容
小時候他愛搶玩具,不懂禮貌,知錯不改……你覺得他還小,可以原諒。如果6歲之后還是為所欲為,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的好壞,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將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,對于孩子的人際關系和成長也將有非常大的影響。
想想看,什么樣的人在社會中最令人頭疼、最容易出問題?一定是不講“規則”的人。不遵守規則到底會發生什么樣的麻煩呢?先來看今年發生的幾個悲劇:
不遵守規則釀悲劇
△2017年1月29日下午,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發生老虎傷人事件,致一人(張某)死亡。經調查,原因竟是張某未買票,翻越3米高的動物園外圍墻,又無視警示標識鉆過鐵絲網,再爬上老虎散放區3米高的圍墻進入老虎散放區,而遭遇老虎攻擊。(鳳凰網)
△2017年3月27日,京滬高鐵南京南站發生一男子被高鐵列車夾死的事故。原來,該男子非本站上車乘客,在途經南京南站下車后,試圖通過跳軌的方式換站臺,穿越軌道后,還沒來得及爬上對面站臺,就被一列進站列車夾住。
不難看出,這些悲劇的發生是不守規則所導致。對孩子來說,規則就是界限,就是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。
不傷害自己是最基本的規則
對于0~6歲的孩子,國際兒童教育界的通行規則是以下3點:
☆不傷害自己
☆不打擾他人
☆不破壞環境
其中,不傷害自己是最基本的。先明確不可以傷害自己,孩子就能學會守住自己的界限,保護自己。只有有了不傷害自己的體驗,才知道如何尊重別人,這是遵守社會道德的基礎。
給孩子培養規則意識并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,家長要有一個心理準備。太小的孩子,理解能力和行為控制力都還不夠,你講的規矩,他不一定懂,也做不到;大一點的孩子,壞習慣已經養成了,糾正的難度更大。
因此,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點,為孩子“量身定做”合適的規則:
好動的1歲
1歲寶寶十分好動,周圍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充滿了新奇和挑戰。他們并不知道皮膚會被刀子割傷,花瓶掉到地上會碎,拿熱的東西會把手燙傷……
此時,家長要為孩子做好預防工作,保證家里的危險物品都妥善擺放或收納,同時,要示范給孩子,哪些行為是對的,哪些是不對的。
麻煩的2歲
2歲寶寶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思想,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。他們會不斷地做出一些嘗試,來試探大人的反應。當外界的反應不能滿足他們時,就會大發脾氣。
父母應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清楚地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。不要與孩子正面抗爭,盡可能地讓孩子與自己合作。如果孩子正在氣頭上,家長也可以適當冷處理,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再跟他講道理。
叛逆的3歲
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的意識,大人越是禁止的事情,他們就越想弄個明白。此時,父母要有意識地開始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,讓孩子懂得遵守規則,形成規則意識。
在給孩子立規矩時,要明確告訴他:他可以去哪里,可以做什么,哪些事情不能做,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做某件事情是被允許的。孩子明白了具體的行為標準,就會慢慢學會遵守規則。記得要及時表揚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哦!
任性的4歲
4歲孩子好動、愛玩,經常會出現任性不聽話的表現。他們的主觀意識更強烈,更加了解自己缺什么和想要什么。
此時的孩子已經可以為自己做過的事情承擔責任了,可以通過適當的懲罰讓他知道什么能做,什么不能做,通過懲罰消除孩子內心不合理的期待,開始建立起規則感。
“懂規則”的5歲
5歲孩子開始懂得分享自己的情緒,傾聽他人的解釋。所以5歲的孩子是有一定的“懂規矩”基礎的,能聽懂大部分道理,但仍然對規則和道德意識很模糊,所以父母還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。
當孩子做出不合規矩的事情時,家長可以平靜地跟孩子溝通,告訴他這樣做會給別人帶去什么后果,問他喜歡別人這樣對待自己嗎?
現在,也有不少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,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制定各種各樣的規則,但在要求孩子遵守規則的時候,卻往往一不小心就陷入了誤區:
誤區1
規則是訂給孩子的
有些家長認為:規則是由我訂的,只要孩子遵守就可以了。比如,一直叮囑孩子不要亂穿馬路,自己等紅燈時看到沒有來往車輛,卻不停下腳步;要求孩子不能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,自己卻抱著手機邊看邊吃飯……這樣做,不但會對孩子的認知和行為造成混亂,使規則失去了意義,也很容易讓孩子模仿。
實際上,父母作為家庭規則的制定者,一言一行極大地影響著孩子。在給孩子設定規則的時候一定要先反省一下自己,要以身作則,為孩子樹立優秀的榜樣。
誤區2
一方制訂一方破壞
這一點,在父母堂前幾天的一篇文章《孫儷吐槽鄧超是教育絆腳石!爹媽紅白臉孩子該聽誰?》里有專門講過。
夫妻之間,隔代之間,經常會有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情況,這讓孩子處于一個矛盾的狀態:為什么爺爺奶奶、爸爸媽媽的說法不一樣呢?也很容易給孩子留下緩沖和回避的空間,讓孩子鉆了規則的空子。
因此,即使家庭對象對某些問題看法不一致,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執,可以一方先妥協,事后再溝通。
誤區3
規則太多,無所適從
有些父母控制欲很強,為了讓孩子按照自己預設的方式來成長,往往給孩子制定不計其數的規則,不斷地約束孩子,雖然孩子遵守了規則,最后卻很容易無所適從,這樣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的養成,讓孩子變得毫無主見。一旦家長有所放松,規則也就很難繼續執行了。
誤區4
朝令夕改,隨意變更
有人說,規則和自由好比一個是棍棒,一個是糖果,對孩子來說,自然是糖果比較有吸引力。
有些家長在給孩子制定規則時比較隨性,心情好時,讓孩子睡前看會兒動畫片;心情壞時,不但不許看動畫片,連睡前故事也取消了;本來說好每人每天只能吃一個冰淇淋,但是家長自己沒忍住,多吃了一個,還給了孩子一個。規則常常變,而孩子也自然會更傾向于選擇糖果,這樣做不僅不利于孩子樹立正確的規則意識,反而更容易失去做父母的威信。
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從小慢慢學會遵守規則,當自己的需求與社會規則產生沖突的時候,能意識到應該對自己的行為作適當的控制和調整。
您也可以查詢相關Tags: 育兒知識
以上就是關于國際兒童教育界建議父母:6歲前為孩子立下3規則的全部內容,京師澳真會繼續更新育兒知識相關的文章,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關注京師澳真早教加盟網站,獲取最近資訊,也可以繼續瀏覽本站其他內容
- 5個月寶寶早教 5個月寶寶如何進行早期教育
- 寶寶愛涂鴉——別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
- 嬰幼兒早教方案大全 適用于1-12歲嬰兒各個階段
- 育兒,爸爸可以做些什么?
- 適合兒童看的電影 經典好看的兒童電影 國內的兒童電影大全
- 英語早教知識 寶寶六歲前學英語的好方法
- 早教課堂育兒:孩子應該從小就學習節約
- 小兒消化不良的癥狀 小兒消化不良怎么辦 如何預防小兒消化不良
-
如何引導“宅”在家的孩子科學鍛煉?各方...
2021-03-19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煉?各方支招辦法多 假期延長,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煉、增強體質?各方支招辦法多:充分利用家
-
爸媽備孕期喝酒寶寶易患先心病
2021-03-19爸媽備孕期喝酒寶寶易患先心病 近日,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發現,不論父母,懷孕前后三個月飲酒均會增加胎兒得先天性心
-
孩子的自卑表現在哪里?孩子心理自卑有什...
2020-05-18孩子的自卑表現在哪里?孩子心理自卑有什么癥狀 教育孩子是家長做重要的責任,但是有時候孩子在外界環境干擾下會顯得自卑,那么孩子
-
孩子性格自卑怎么辦?怎樣改變孩子自卑的...
2020-05-18孩子性格自卑怎么辦?怎樣改變孩子自卑的性格? 1 幫助孩子找到專長 要消除孩子的自卑感,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發現自己是很有用的,
-
孩子沒有耐心怎么辦?孩子沒有耐心怎么引導
2020-05-18孩子沒有耐心怎么辦?孩子沒有耐心怎么引導 1 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培養耐心 一般只要孩子感興趣的東西,他總會有耐心地玩,同時,注意
-
輕度自閉癥孩子的特征有哪些?怎么辨別自...
2020-05-12輕度自閉癥孩子的特征有哪些?怎么辨別自閉癥 不少家長的孩子由于這由于那的原因,導致患有輕度自閉癥,得及時治療,但是,家長是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