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由京師澳真編輯整理,標題為“幼兒集體親子游戲十三則 幼兒園親子游戲大全10則”,關鍵字為“幼兒園親子游戲”供您參考。關于早教和加盟知識文章眾多,都為投資早教人士做參考,如果想要瀏覽更多相關文章,可以關注獲取最新內容
游戲一 連體人
游戲目的:
訓練幼兒方向感,鍛煉幼兒后退走的能力,同時讓父母和幼兒在親子互動中感受到游戲的別樣樂趣。
適宜年齡及游戲人數:
適合4歲~6歲孩子及其家長,共10人左右。
游戲準備:
一塊較平坦的空場地,幼兒熟悉自己父母的姓名。
游戲玩法:
1.幼兒與爸爸或媽媽排成兩排面對面站好,然后轉身背靠背,各自向前走十步,任意一個橫排的人互相交換排列順序。
2.老師說:“大家去找自己的家人吧!”
3.兩排人一起把雙手放在背后.開始倒退走,一邊后退,一邊喊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并對話。
4.喊聲可以盡量響亮,但不能把頭轉過去。誰最先與爸爸或媽媽的手連接在一起,誰就勝出。
注意事項:
選擇平坦且無障礙物的場地,以免幼兒在背對走的時候絆倒發生危險。
游戲二 看你笑不笑
游戲目的:
使幼兒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學習掌控自己的身體,發展對物體的控制能力。
適宜年齡及游戲人數:
5歲~6歲幼兒及其家長,人數不限。
游戲準備:
一根吸管。
游戲玩法:
1.幼兒和家長圍坐成一個大圓圈,由其中一人先用鼻尖和上唇夾一根吸管。
2.做出怪像逗對方發笑,并把吸管傳遞給對方,一個一個互相傳遞,把吸管弄掉的就算失敗。
注意事項:
在圍圈的過程中注意調整幼兒與家長的距離,以避免距離過遠傳遞時掉落,鼓勵孩子大膽將吸管傳遞給身邊的伙伴或叔叔、阿姨,控制好自己的身體以保證順利交接吸管。
游戲三 同手同腳
游戲目的:
增進幼兒手臂的力量,發展靈活性和協調性,并加強幼兒障礙走、跑的能力。
適宜年齡及游戲人數:
適合5歲~6歲孩子,多人競賽。
游戲準備:
繩子若干。
游戲玩法:
1.游戲者每人把左手和左腳用一根繩子連起來,右手和右腳用另一根繩子連起來,準備一條長10米的路作為比賽場地。
2.以接力賽形式進行。參加游戲的孩子和爸爸或媽媽為一組,需要兩組以上并排站在出發線上,裁判下令出發后,游戲者開始朝終點走,然后返回。最快全部返回的一組是優勝者。
注意事項:
注意場地是否平整,避免摔倒時磕傷。拴綁繩子時要拴緊一點,避免游戲中滑落。
游戲四 城堡大戰
游戲目的:
反復練習扔球的動作,讓孩子感受破壞與重組的趣味,同時宣泄緊張與焦慮的情緒。
適宜年齡及游戲人數:
2歲~4歲的孩子,一個家庭一組。
游戲準備:
每組小球一個,積木或盒子若干。
游戲玩法:
1.爸爸和媽媽先邀請孩子一起拿積木或盒子蓋一座城堡,等城堡蓋好之后,告訴孩子要進行一個丟炸彈的游戲。
2.爸爸媽媽和孩子輪流拿球攻擊城堡直到城堡倒塌為止。
3.大家一起再把城堡蓋起來,并想一想,蓋成怎樣的城堡不容易被打跨。
4.爸爸媽媽和孩子再輪流用球攻擊城堡。
注意事項:
1.孩子的力量或許不足,可以考慮讓孩子往前站一點,并幫助他學習如何瞄準目標物。
2.如果用的是盒子,可以請孩子疊得高高的再享受倒塌的樂趣。但如果是實心積木,則高度不宜高于90公分,避免掉落時碰傷孩子。
游戲五 搭高樓
游戲目的:
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,體驗歡快情緒,在思考用各種積木搭高的同時,有效發展幼兒四肢的協調性。
適宜年齡及游戲人數:
3歲~6歲孩子及其家長,一個家庭一組,分兩隊進行比賽。
游戲準備:
各種形狀的積木或盒子。
游戲玩法:
1.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熱身運動,跑步成圓形站立。
2.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搭“轎子”的方法。
3.爸爸媽媽引導孩子相互介紹方法,看哪一種方法最好。
4.引導幼兒和爸爸媽媽進行搭高樓的游戲,介紹方法和規則。
5.游戲開始時,由爸爸媽媽手挽手交錯相握,搭成“轎子”,孩子坐在“轎子”上,把蓋“樓房”所用的積木或盒子抱在懷里。
6.老師發出口令后,爸爸媽媽開始抬“轎子”,從起點出發,抬至終點后放下“轎子”,讓孩子將積木或盒子放到前面的“建筑工地”中,三人依舊搭“轎子”跑回起點再運材料,都運完后,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將積木或盒子搭成房子,蓋的樓房高又不倒的為勝。
注意事項:
1.必須等教師發出口令才能出發。
2.游戲中,父母和孩子一起到“建筑工地”蓋“樓房”,并引導孩子思考怎樣搭才能使樓房高又不倒。
游戲六 爬雪山過草地
游戲目的:
訓練幼兒方位感,鍛煉幼兒語言表述能力。
適宜年齡及游戲人數:
5歲~6歲孩子及其家長。人數不限。
游戲玩法:
1.起點和終點的距離大約10米,在全程將水桶、椅子、水果等等障礙物擺成“S”型。
2.通過障礙的人先站在起點,觀察障礙物的位置,然后,蒙著眼睛前進。
3.在過障礙時,可以參考自己家人的提示,如:“靠左一點”、“腳抬高一些”等等。腳碰到障礙物即算失敗,必須回到起點線重來,如果三次都失敗,就被淘汰,另請人來越障礙。
注意事項:
遮上雙眼后注意安撫幼兒的不安情緒,參加者的提示應盡量準確、簡潔。
游戲七 你追我趕
游戲目的:
訓練孩子雙腳并跳的能力,練習拋丟物品的動作,感知力量與距離的關系。
適宜年齡及游戲人數:
適合5歲~6歲孩子,一個家庭為一組。
準備道具:
墊坐布或報紙。
游戲說明:
1.爸爸和媽媽將帶來的墊坐布或報紙折疊成雙腳可以站立的大小。
2.折好后每人兩張。先將一塊輕輕拋向前方,雙腳并跳到這塊墊子上,再將手中另一塊墊子向前拋出又跳上,以同樣方法輪流拋出墊子并跳上前進。誰先到達終點就算勝利。
注意事項:
折疊墊子時大小以能容納自己的雙腳為宜,拋丟墊子的距離要考慮自己的并跳能力,家長在游戲時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。
田野農場版
游戲一 參觀菜地
游戲目的:
初步了解有關蔬菜的知識,激發孩子對生活的熱愛。
適宜年齡:
4歲~6歲孩子及其家長。
游戲準備:
在菜農的帶領下參觀菜地,和爸爸媽媽找一找、認一認自己熟悉、不熟悉的菜;菜農介紹幾樣常見菜,和爸爸媽媽一起了解我們吃菜的哪部分,并知道不同的菜我們吃不同的部位。
游戲過程:
1.爸爸媽媽說蔬菜名,孩子回答吃的哪部分,剛開始可以放慢速度,熟悉后可以加快速度。
2.孩子說蔬菜名,爸爸媽媽回答吃的哪部分。
游戲二 挖紅薯和種菜苗
游戲目的:
學習一些農具的使用,體驗勞動的艱辛,以及收獲和種植的快樂,培養孩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。
游戲過程:
1.在菜農的帶領下,用農具挖紅薯,體驗收獲的快樂。(適合3歲~6歲孩子及其家長)
2.在菜農的帶領下,家長、孩子取工具種菜苗,澆上水,體驗勞動的艱辛。(適合4歲~6歲孩子及其家長)
游戲三 摘蘋果
游戲目的:
體驗勞動的辛苦和收獲的快樂,練習10以內計數。
適宜年齡:
2歲~3歲孩子及其家長。
游戲準備:
蘋果園場地或者教師制作蘋果樹,“小橋”一座,提籃一只。
游戲過程:
1.家長帶領幼兒分兩隊站在小路前。
2.第一名孩子提小籃走上小橋,家長從旁保護。
3.孩子到達橋尾時,家長背上孩子,快速跑向蘋果樹。放下孩子,家長摘蘋果,交給孩子并放人小籃里。每位家長摘10個蘋果,家長、孩子一起計數。
4.摘完后跑回起點,將籃子交下一位孩子。
游戲四 傳蘋果
游戲目的:
能積極地與大家一同游戲,并感到快樂。
適宜年齡:
3歲~6歲孩子及其家長。
游戲準備:
在蘋果園里體驗過摘蘋果的樂趣。
游戲過程:
家長、孩子圍成圓圈坐下,圈中任意一人拿蘋果,請一家長背坐于圈外,任意唱一首歌。歌聲起,拿蘋果的人開始向右傳蘋果,歌聲停,正拿蘋果的人就要表演一個節目。
游戲五 削蘋果
游戲目的:
1.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,從而增進親子關系。
2.體驗在自然中進行美術活動的樂趣。
適宜年齡:
2歲~4歲孩子及其家長。
游戲準備:
在果園里摘過蘋果,水果刀、彩紙、膠水。
游戲過程:
1.家長削蘋果皮,孩子將皮拉伸,比比誰削的皮長。
2.孩子用蘋果皮粘貼制作出各種造型。
游戲六 榨水果汁
游戲目的:
能在活動中向爸爸媽媽表達出自己的愛。
適宜年齡:
4歲~6歲孩子及其家長。
游戲準備:
在果園里摘過水果、每家自帶手動榨汁機。
游戲過程:
孩子們將自帶的手動榨汁機拿出來,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將橘子或橙子等水果榨成汁,將果汁端給爸爸媽媽,請爸爸媽媽喝下甜甜的果汁。
61、拾方塊
準備:自己準備方塊(石子)5塊。
規則: 每次只能拾一塊,拾起后握在手里繼續拾。
玩法:首先有家長將方塊撒在地上,將一小沙袋拋起,同時迅速將方塊拾起,然后再拋沙袋拾起第二塊,直至拾完第五塊為止,然后把五塊方塊交給孩子再跑到終點放入圈內,最先放入圈內的為勝。
62、搶板凳——戶外游戲
準備:12張板凳(分兩組,每組各放6張)、鼓。
玩法:(分年級幼兒進行,家長也可參加)把板凳擺成一個圓圈,每組10人分別站在一張板凳旁邊。裁判敲鼓,參賽者在裁判敲鼓時,要圍著板凳轉,裁判說停,參賽者馬上坐到板凳上,沒有坐到的或坐的面積較小的被淘汰。最后一輪就剩4人和3張板凳,誰搶到了最后3張板凳誰就勝利了。獲勝者可得印章一次。
63、比比誰的眼力好——室內游戲
準備:礦泉水瓶若干、彈珠若干、課桌、繩子3條
玩法:每次為6人同時進行。幼兒在一分鐘之內將玻璃珠離瓶口約(大班50厘米、中班30厘米、小班10厘米)的高度距離(已用繩子設定好)投進礦泉水瓶多者獲勝。獲勝者可蓋印章一次。
64、貼五官——室內游戲
準備:(1)一張硬紙板,紙板上面上人的頭形輪,可加上頭發之類,使頭形更為生動。(2)制作好的活動、可貼的眉毛,眼睛,耳朵,鼻子,嘴。
玩法:將家長的眼睛蒙上,原地轉三圈,請(中、大班)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五官貼到人頭的準確位置即獲成功;(小班及小小班)小朋友可牽著家長的手,把家長領到準確貼人頭的位置,貼準確即獲成功。
規則: 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。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。
65、你扔我接——戶外游戲名稱
準備: 吸盤球5個、場地準備。
玩法:孩子拋吸盤球,家長來接,接住5個為勝
規則:根據不同年齡段,設有不同間距,在間距拋接。
66、剪羊毛
規則:每組有一名家長和寶寶組成,在家長身上夾上若干的夾子,家長抱起寶寶,沿著大圓圈來回跑,讓寶寶去取別的家長身上的夾子,夾子最多的家庭獲勝。
67、擠歡樂球
材料:歡樂球若干,小椅子6~8把,小筐6~8個。
玩法:家長坐在小椅子上,幼兒手持小筐(每個小筐中歡樂球數相等)站在椅子后,隨音樂將歡樂球一個一個放在家長背后。家長用力后靠,將歡樂球擠破。游戲結束,筐中球少者為勝。最后優勝者能獲得一份小禮物,其余幼兒得一個氣球。
規則:家長將歡樂球擠破方可算數。
建議:游戲可分為兩組,3~4個家庭為一組。
68、找寶寶
材料:花床單6~8條、大帽子6~8頂(可自制)、小紅花若干。
玩法:請幼兒圍上花床單(不露腳),戴上大帽子,隨音樂扭動。家長通過看表演,判斷誰是自己的寶寶。找對的家長給孩子臉上貼一朵小紅花,找錯的家長表演一個節目。
規則:幼兒背向家長,不能出聲。
建議:游戲可分成兩組進行,3~4個家庭為一組。
69、給爸爸化妝
材料:即時貼剪成的眉毛和紅臉蛋若干份。
規則:大家評評哪個爸爸最漂亮,他的孩子可得到小禮物。
玩法:請幾位爸爸和孩子上場,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意愿給爸爸化妝。爸爸撕掉膠紙遞給孩子,孩子給爸爸貼眉毛、紅臉蛋。游戲可反復進行。
70、找爸爸媽媽
材料:大頭娃娃頭飾6個。
規則:成人可在場地終點處交換位置,但不能摘下娃娃頭飾。
玩法:邀請6個家庭參加,家長戴上大頭娃娃頭飾,聽音樂在場地中央 跳舞 。音樂停,家長站在場地兩端。主持人幫助幼兒原地轉三圈后,讓幼兒找自己的爸爸媽媽。
您也可以查詢相關Tags: 幼兒園親子游戲
以上就是關于幼兒集體親子游戲十三則 幼兒園親子游戲大全10則的全部內容,京師澳真會繼續更新幼兒園親子游戲相關的文章,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關注京師澳真早教加盟網站,獲取最近資訊,也可以繼續瀏覽本站其他內容
- 夢里人生各不同:走進世界各國孩子的臥室
- 早教好嗎早教哪里好,我上早教課的感受
- 如何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
- 孩子上課不愛提問怎么辦 如何引導課堂上不愛舉手提問的孩子
- 幼師如何培養幼兒團隊意識和能力
- 幼兒園分離焦慮?幼兒園孩子為何哭個不停?
- 幼師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自主學習的好孩子
- 教育教學理論反思 如何讓學生進入講讀課文狀態?
-
孩子在幼兒園受“欺負”,家長應如何“...
2019-10-29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對交往方面認知的不成熟,有時會出現被欺負或者欺負別人的情況,那面對孩子間的這種問題,老師和家長應該怎么處理呢?
-
教育部發通知了,事關所有適齡入園兒童...
2019-05-23教育部發通知了,事關所有適齡入園兒童,解決了家長的3個難題 對家有適齡入園兒童的家長來說,如何讓孩子順利入園是一件令人焦慮的
-
寶寶入園一般要哭鬧多久老師都是怎么處理的
2019-05-09寶寶入園一般要哭鬧多久老師都是怎么處理的 在每年的開學初,都會迎來一些新入園的寶寶。這時對于年輕的爸爸媽媽來說,也是一次不小
-
寶寶不愛去幼兒園家長應該怎么辦?有啥方...
2019-04-12說起上幼兒園幾乎是每個孩子和家長都頭疼的話題,無論是剛開始入園,還是入園半年之后,或者是每個周一,每次的入園就像一個大作戰,孩
-
幼兒集體親子游戲十三則 幼兒園親子游...
2018-11-05公園廣場版 游戲一 連體人 游戲目的: 訓練幼兒方向感,鍛煉幼兒后退走的能力,同時讓父母和幼兒在親子互動中感受到游戲的別
-
適合幼兒園的小朋友玩的親子游戲
2018-11-05游戲1 我是好駕駛 讓孩子在趣味的游戲中,區分走與跑的不同,在快與慢的節奏中,學習掌控自己的肌肉。適合年齡:2-4歲 準備道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