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由京師澳真編輯整理,標題為“幼兒教育“小學化”都怪應試教育?”,關鍵字為“幼兒教育”供您參考。關于早教和加盟知識文章眾多,都為投資早教人士做參考,如果想要瀏覽更多相關文章,可以關注獲取最新內容
快樂,是一個人的童年最亮的底色。幼兒教育小學化,違背孩子的成長和教育規律,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,留給孩子痛苦的童年記憶。幼兒園時期就學習小學知識,看似讓孩子早慧,其實是拔苗助長,并不利于小學階段的學習。一句話說到底,幼兒教育“搶跑”,有百害而無一利。
那么,幼兒教育“小學化”的禍根在哪?很簡單,它就是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前置。雖然社會普遍不認同應試教育,教育部門也積極倡導素質,三令五申地打壓應試教育,可有多少學校敢真正放棄粗暴的應試教育,而改用素質來衡量、評價學生呢?幾乎沒有。如果你還不信,我們就從多個角度,來分析中小學的應試思維對學前教育的浸淫吧。
首先,家長是幼兒教育“小學化”的源動力。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為“指物作詩立就”的神童,至少,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。怎么能證明孩子聰慧國人,與眾不同?識字量、數學計算以及英語能力等,就成了量化孩子的評價系數和重要指標。從另一個角度看,孩子在幼兒園就掌握了小學知識,還可以順利地度過幼小銜接。有這兩面的現實需求,家長當然渴望幼兒教育“小學化”。
其次,學前教育不在義務教育范疇內,教育部門的監管有些蒼白,也有些尷尬。幼兒園往往出于現實的考量,迎合學生家長的“小學化”需求,而無視教育管理部門“不準超前超綱、不準小學化”的要求。他們的邏輯是:如果幼兒園不教學小學的內容,家長們看不出幼兒園的特色,幼兒園體現不了自己的優秀,如何吸引生源?
再者,盡管教育部門一再治理,但部分小學特別是名校,在招生時依然有面試或檢測智力的暗箱操作。在學位有限,教育資源緊張,難以滿足所有家長的入學需求時,學生的能力與知識儲備,就成了鑒別優劣、一決上下的有力杠桿。顯然,這還是應試思維在作祟。
讓孩子們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上發展興趣,養成好習慣,提高專注力,快樂地成長,這才是尊重教育規律的幼兒教育正途。因此,幼兒教育應以玩樂、游戲為主,輔以規訓教育和習慣的養成。目前,國家認識到幼兒教育的“小學化”的危害,發布的《關于開展幼兒園“小學化”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旨在規范幼兒教育,杜絕幼兒園“搶跑”。在筆者看來,幼兒教育“小學化”,禍根是應試教育前置。治理這種非理性的教育現象,就要與扭轉應試思維、倡導素質教育同步共振,形成合力,才可以事倍功半,還孩子們一個快樂、健康的童年。
原文鏈接:幼兒教育“小學化”都怪應試教育?
您也可以查詢相關Tags: 幼兒教育
以上就是關于幼兒教育“小學化”都怪應試教育?的全部內容,京師澳真會繼續更新幼兒教育相關的文章,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關注京師澳真早教加盟網站,獲取最近資訊,也可以繼續瀏覽本站其他內容
-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:好孩子自己走
- 科學的幼兒教育原理 常見10大教育原理
- 女孩的4個自信代碼:幫孩子重拾信心
- 幼兒園分離焦慮?幼兒園孩子為何哭個不停?
-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:學習2的減法
-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:花脖子
- 幼兒園老師怎么鼓勵孩子 老師鼓勵孩子的方法
- 幼兒園健康育兒知識,幼兒教育
-
孩子在幼兒園受“欺負”,家長應如何“...
2019-10-29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對交往方面認知的不成熟,有時會出現被欺負或者欺負別人的情況,那面對孩子間的這種問題,老師和家長應該怎么處理呢?
-
教育部發通知了,事關所有適齡入園兒童...
2019-05-23教育部發通知了,事關所有適齡入園兒童,解決了家長的3個難題 對家有適齡入園兒童的家長來說,如何讓孩子順利入園是一件令人焦慮的
-
寶寶入園一般要哭鬧多久老師都是怎么處理的
2019-05-09寶寶入園一般要哭鬧多久老師都是怎么處理的 在每年的開學初,都會迎來一些新入園的寶寶。這時對于年輕的爸爸媽媽來說,也是一次不小
-
寶寶不愛去幼兒園家長應該怎么辦?有啥方...
2019-04-12說起上幼兒園幾乎是每個孩子和家長都頭疼的話題,無論是剛開始入園,還是入園半年之后,或者是每個周一,每次的入園就像一個大作戰,孩
-
幼兒集體親子游戲十三則 幼兒園親子游...
2018-11-05公園廣場版 游戲一 連體人 游戲目的: 訓練幼兒方向感,鍛煉幼兒后退走的能力,同時讓父母和幼兒在親子互動中感受到游戲的別
-
適合幼兒園的小朋友玩的親子游戲
2018-11-05游戲1 我是好駕駛 讓孩子在趣味的游戲中,區分走與跑的不同,在快與慢的節奏中,學習掌控自己的肌肉。適合年齡:2-4歲 準備道具